2016年北京市师德先锋—祁铮

发布时间:2016-09-05 浏览次数:

一、推荐人基本情况:

姓名:祁铮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906

籍贯:北京   政治面貌:群众  学历:大学本科

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物理系 

职务:教师;

工作经历:1982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同年8月来中国农业大学物理系工作,至今已有34年教龄。主要从事大学物理教学工作。

 

二、主要工作业绩

在中国农业大学这样一所以农学、生命科学和农业工程为学科特色与优势的高校,“大学物理”,在本科所有课程设置中,仅是学生入学开始阶段的基础课。但也正是这样的基础课程,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和掌握自然界物质的结构、性质、相互作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为接下来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必备的科学思维基础,预备必要的科学解决手段。

作为一名这样的大学物理基础课教师,他深感肩负的使命与责任。三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也让他满满的收获了在职业中律己和在教育中育人的双重成就感。

在三十几年来的教学与科研中,包括担任物理系主任工作的十余年(2005-2016 ),年均本科教学工作量超过300小时,并在授课过程中得到学生的好评。在教学工作的同时,开展了重要的涉及教学方式改革的科研探索,并在学生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至推广到其他高校的同类教学中。在系主任的岗位,用十年的时间,带领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教学骨干的团队,为校、院、系的本学科建设,锤炼和储备了一支继往开来的教学力量。

(1)开放式实验教学方法

互联网的出现,给人类工作与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将传统的生产方式带入互联网轨道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形态,这是国家经济领域的发展方向。

但在十几年前(从2001年开始),他在教学中已开始思考如何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合理配置教学资源,通过实验室网上择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兴趣。具体做法是:开放实验室。

在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基石,所占的教学比例也比较重。但传统的实验教学都是分班上课模式,内容与时间固定而班与班之间程序重复。如果考虑将其改变成“开放实验室”的教学方法,由学生自主选择上课的时间和学习内容。

在这个研发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的实验教学管理制度,自主开发了教学管理系统软件、学生的课前预习软件和教师应用软件等。

经过多年的应用和不断地完善,现在这个“开放实验室”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成熟的使用在整个物理系历年的教学实践中。

更值得欣慰的是,“开放实验室”这套物理实验的教学方法,已经被推广到校外,不仅得到其他高校同行的认可,并在同类教学中得到应用。

(2)实验演示区的建设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主要为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同时也可作为物理教学过程的课堂教学实验演示。内容分为力学、热学与分子物理学、振动与波、电磁学、光学等部分,是对每个实验项目分别按照演示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操作与效果而设置。

对这种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改革教学设计,学校和院里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2012年,校方投资100万元,建成了近200平方米的演示实验教学区。其中,设置了70多项上述物理演示实验。通过学生对演示实验的参观学习,他们既可以加深对理论课内容的理解,同时还大大提高了对物理课学习的浓厚兴趣。

青年人毕竟对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充满着好奇,这样的好奇心也是他们学习的主要动力,而鼓励和保障这样的动力持续,带领他们找到认识这个世界万物规律的方法,就是教学的任务和目的。

3)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养

作为一名教龄三十余年的教育工作者,一名十余年工作经验的系主任,他深知一个团队整体的教学精神,团队中每一个青年教师的业务成长,以及促进青年教师在教学能力方面迅速成长的人文环境,这其中的任何一个象限,对一个团队的整体战斗力,都至关重要。

担任物理系主任期间,经常在系里组织一些教学交流和研讨活动,并利用多种社会资源,或带领或鼓励系里的青年教师们,参加高校同行间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

2009-2011年,物理系系两位青年教师葛四平和何志巍,曾在连续两届“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均获得一等奖。另有一位教师,曾获得“中国农业大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多位教师,曾获得“魅力教师”和“校级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 

与此同时,于2009-2011年,两次获得“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4)关心青年教师的生活

   2012年,物理系一位年轻教师被医院诊断为恶性淋巴癌。由于这位老师家在外地,身边既无亲人,又缺乏经济能力,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深感绝望。

他当时立即出面帮助筹集治病所需要的资金,在全校师生的爱心援助下,共帮助募集资金19万元。同时,亲自陪同前往医院看病。在住院治疗期间,经常去医院陪伴照顾,并送去可口的饭菜,鼓励他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经过医院的治疗和他本人的努力,这位老师目前已经康复,并重返讲台。

 

5)关心学生的成长

作为教师,热爱教育岗位,更热爱学生。在从教过程中,在教授学生们科学知识的同时,更关心他们身心健康的成长。课余时间经常与学生交流,解决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在交谈中发现思想认识上存在问题的学生,更多以积极正面的话题做引导,帮助他们修正价值观,建立阳光温暖的内心。对于生活中有困难的学生,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们解决学业困难。曾经先后资助过4名生活中有经济困难的贫困学生。其中有一名已经取得博士学位,留在中科院地理所从事研究工作。

   祁铮老师出生在教育之家,从祖父到他,已连续三代人以教师为职业。他也十分喜爱教师这个荣耀的身份,教育也已成为了他终生的职业。

祁铮老师在中国农业大学提供的良好工作平台工作了三十四年,在几十年的教学工作中,注重师德,以教书育人为本是他的坚守。他将以这种薪火相传的教育理念教育精神,继续为国家为民族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他坚信:教育好,则国家好;教育强,则民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