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7月6日,人文与发展学院近40名师生参加了圆明园游园活动。本次活动由人文与发展学院分工会主办,媒体传播系党支部和媒体传播系工会小组承办,并邀请北京历史文化及古迹专家刘阳老师担任主讲人。 在刘阳老师的指引和讲解下,师生们分别参观了大水法、观水法、谐奇趣、海晏堂等诸多西洋楼遗迹,聆听了西方传教士郎世宁主持修建这些建筑的传奇故事,并欣赏了被毁前巧夺天工的设计图样。在此之后,意犹未尽的师生们拉着刘阳老师,跟随他走过“福海落日”等一系列蕴涵中华文化的景观,大饱眼福。 

师生们听得很过瘾,纷纷表示看到了不一样的圆明园——突破了以往固化认知的圆明园。一方面,突破了对圆明园只是“风景园林”的认知,大家知晓了西洋楼群背后丰富的历史故事和设计巧思,知晓了现今被世人当作圆明园标志物的西洋楼遗迹其实并不是圆明园的正统部分。另一方面,大家震惊于圆明园流失了百万件文物,近几十年回归的带编号文物不过6件而已;而且现今的圆明园遗址也不断遭受着风雨等外力的侵蚀,缺乏有效又长远的保护措施。现今的圆明园,已不复往日,可是其承载的文化价值会历久弥新,值得被珍视、被尊重、被发扬。 通过本次活动,大家对于圆明园、对于北京风物、对于传统文化均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偌大又残缺的圆明园,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又何尝不是华夏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璀璨明珠?无论从国家政策层面、学术研究层面还是社会重视层面,圆明园的文化挖掘和遗迹保护都大有可为,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声音和脚步加入到热爱圆明园、研究圆明园、保护圆明园的队列中来。期待学院分工会带来更多精彩有意义的活动,期待与大家邂逅在下一方北京风物之间!
|